![]() 刘大为,1945年生,祖籍山东。现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主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1978年水粉连环画《小骑手》参加第二届全国连环画展,获二等奖。 1991年 7月创作工笔画《晚风》,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七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获银奖。同年获关山月中国画创作奖首奖 1992年 8月创作中国画《辉煌之路》(和任惠中合作),参加“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六十五周年美术作品展”获一等奖 1994年5月与画家李延生赴日本,参加“现代中国水墨画大展”,授课讲座。创作工笔画《觅》,参加第三届全国工笔重彩大展,获铜奖 1991年3月创作工笔画《马背上的民族》,参加中国当代第二届工笔画大展,获一等奖 1989年4月创作国画《大漠孤烟》,参加“中国当代工笔山水画展”,获北斗星奖(金奖),中国美协主办 1989年7月创作工笔画《阳光下》,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铜牌奖,广州展区展出 1988年创作工笔画《漠上》,参加“中国当代工笔画首届大展”获金叉奖,中国美术馆展出 1987年创作工笔画《金色高原》,参加北京工笔画学会举办的“首届工笔重彩画展”,获一等奖 1987年创作中国画《小米加步枪》,参加建军60周年美展,获优秀奖 1987年工笔画《大漠》,参加全国工笔山水画展,获一等奖 1985年中国画《瑞雪》,参加第一届全国教师美术展览,获优秀奖 1984年创作《张华壮曲谱新篇》此作品1984年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 1983年创作《张华壮曲谱新篇》,参加光明日报美术展,获一等奖 1983年创作《假日》,参加北京市美展,获优秀奖,由中国美协北京分会收藏 1982年6月创作工笔重彩画《幼狮》、《雏鹰》,作品《雏鹰》参加首届八十年代中国画展,获优秀奖 《华山救险》获光明日报美术奖一等奖 作品风格:刘大为兼擅工笔与写意,以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生活风情及重大历史题材著称于世,其代表作品《马背上的民族》,是他用传统工笔重彩手法创作出的佳构,曾在全国大型美展上获奖。平凡中见伟岸、平和中显沧桑的功力是刘大为十几年边陲生活的展开,也是其对历史风貌与时代精神的独特把握。刘大为在中央美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学习二年,主攻人物画专业,在蒋兆和、叶浅予、黄胄、卢沉、姚有多诸先生的指导下,刻苦学习,进步很快,在随后的几年里,很快地掌握了中国画的表现规律,无论工笔重彩或水墨写意诸种不同的技法,他运用得都很娴熟。这对于他的创作水平迅速地提高,无疑是个很有利的条件。然而,对于像刘大为这样的中年画家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与其说是功力的扎实和绘画语言的娴熟,毋宁说更重要的是由于他把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摆得很正,对待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处理得比较稳健所使然。 刘大为的艺术,不仅继承和延续人物画古往今来积极反映生活、追求艺术真善美的优秀传统,而且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作为社会主义美术的主导力量无论在题材的开拓上或是艺术形式技巧的表现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运用。 (责任编辑:侯宝斋网站管理员) |